“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是自立案登记制实施后,全国所有法院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压力面前,我市两级法院选择的道路是机制创新。2016年,市中院结合刑事审判工作实际在全市法院积极探索推行“轻刑快判”,即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制定了《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工作实施细则》,指导全市法院通过机制创新,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矛盾,使刑事审判工作步入“快车道”。
去年,全市法院适用“轻刑快判”程序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225件,案件平均期限为6天,较之以前缩短了12天,庭审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以内,案件当庭宣判率和服判息诉率均为100%。
2016年1月6日,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批示:石家庄市推行“轻刑快判”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2016年8月9日,省高院在我市中院召开了“全省法院轻刑快判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广我市法院的先进经验,全面推进工作开展。
适用“轻微”刑事案
“轻微”刑事案件,主要是指犯罪情节轻微,性质不太严重,案件事实比较清楚,被告人认罪的刑事案件。适用“轻刑快判”程序审理的“轻微”刑事案件,在适用条件方面,须是案情较为简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认罪,并且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免处或宣告缓刑的轻微刑事案件。在适用范围方面,主要针对常见高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如交通肇事、危险驾驶、民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涉案数额较小的盗窃、诈骗等侵财案件以及情节轻微的妨害公务、寻衅滋事等案件。凡是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事实、证据认定有异议,以及对法律适用有争议的案件,均不宜适用快速审判机制。
简化集中审理
对适用“轻刑快判”的案件,在遵循法定程序、确保案件质量前提下,简化办案流程、加快诉讼进程、缩短办案期限,采取集中送达、集中审理、集中告知诉讼权利“三集中”方式简化程序。集中送达,即除检察机关和被羁押的被告人外,采取电话、短信等能够确认对方收悉的简要方式通知诉讼参与人,一般在收到案件当日内完成立案、送达、确定开庭日期等工作。集中审理,即采取分类集中审理的模式,对属于同一类型、同一案由的案件集中进行审理。检察机关采取“值班公诉人”制度予以配合,集中移送此类案件并指定一名公诉人出庭公诉。集中告知诉讼权利,即审理前统一告知被告人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及案件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而后再分别进行审理。
对庭审过程进行“瘦身”。一是对起诉书载明的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时间,被告人的前科情况,在被告人未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不再当庭核实。二是举证质证中,在征求被告人同意的情况下,只宣读证据的名称及证明事项。三是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及定罪事实没有异议的,法庭调查阶段只调查量刑事实,法庭辩论阶段也主要围绕量刑意见进行。四是闭庭后对裁判文书进行要素填充和格式填充,主审法官当即制作、当庭宣判、当即送达法律文书。
远程视频庭审
市中院借助信息化技术探索刑事案件远程视频审理机制,即审判人员、公诉人员、被告人三方远程视频庭审,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审判效率。对于案情较为简单、争议不大、证据适宜远程网络传输的刑事案件,在征求被告人同意后,开庭时,以法官、辩护人、旁听人员等在法院数字法庭、公诉人在检察院远程公诉室、被告人在看守所视频审讯室的形式进行,所有庭审程序借助网络及语音、视频等设备完整呈现;开庭笔录、判决书通过网络在看守所的打印机现场打印、送达。其主要优点:省时,被告人直接在看守所接受审判,无需从看守所提押到法院进行,省去了提、送被告人和两次办理换押手续的时间。省力,通常从看守所提押一名被告人到法院开庭,至少需要两名法警、一名法官、一名书记员,现在只需法警到场即可。安全,被告人不出看守所,避免脱逃、脱管或遭被害方辱骂、殴打等问题的发生。节俭,警车由押送两次往返,变为一次往返,节省了警车押送一半的费用。